一夜浅眠,梦里尽是光怪陆离的碎片。七岁的儿子在葬礼上哭泣的脸,与再生舱里七十七岁老者苍白的面容,在云思窈的脑海中反复交叠,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让她窒息。

清晨的电子鸟鸣准时响起,将她从噩梦中惊醒。头痛欲裂,精神上的巨大损耗远比身体的疲惫更甚。

“安安,你醒啦!”

身旁的床铺传来一阵窸窣声,室友唐小米已经像一只充满活力的百灵鸟,麻利地坐了起来,一边梳理着头发,一边透过床帘的缝隙打量着云思窈。

“天哪,你脸色好差,眼睛也肿得像核桃。是不是……因为云大校草啊?”唐小米的八卦雷达瞬间启动,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好奇,“你昨晚是不是为他烦恼得一宿没睡?”

云思窈没有精力去纠正她的猜测,只是疲惫地摇了摇头。

“别愁啦!”唐小米从床上跳下来,活力四射地说,“走,我带你去个好地方转换心情!我们学校的中央图书馆,那可是全校最好的信息枢纽,也是躲清静的圣地!”

图书馆。这个词像一把钥匙,精准地插进了云思窈紧锁的思绪。她需要信息,海量的信息,来填补这七十年的空白。

“好。”她哑着嗓子应了一声。

走在通往图书馆的校园主路上,云思窈才真正体会到了时代的隔阂。

平整的路面上,圆滚滚的清洁机器人安静地滑行,自动避开行人。半空中,一道道色彩斑斓的全息广告无声地展开又消失,宣传着她从未听过的虚拟游戏和营养液品牌。最让她感到不适的,是擦肩而过的每一个学生头顶上,都若隐若现地悬浮着一圈淡蓝色的光环——神经光环,信息流在其中如微小的星辰般闪烁。

她像一个误入异星的古人,努力压下内心的震撼与疏离,贪婪地记忆、分析着视线里的一切。

星穹大学的中央图书馆宏伟得如同一座白色神殿,线条流畅,充满了未来感。入口处没有门禁,只有一道柔和的光幕。

唐小米驾轻就熟地走了过去,光幕在她走近时微微闪烁,身份信息一扫而过。云思窈跟在后面,却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。她不知道该怎么做,这无感式的虹膜扫描和精神波动匹配系统,对她而言是全然陌生的领域。

她的迟疑引来了身后一名男生的不耐烦:“喂,前面的,走不走啊?”

“安安,你发什么呆呀?”唐小米回头拉了她一把,将她拽到光幕前。系统似乎在云思窈身上识别了半秒,才勉强通过。

“你今天怎么回事,像个刚进城的老古董。”唐小米小声吐槽了一句,但还是体贴地为她引路。

在AI学科专区与唐小米分开后,云思窈终于获得了一个人的空间。她站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虚拟书架前,无数的书名和数据流在空中缓缓旋转,浩如烟海。

她没有急着去啃那些艰深的专业典籍。她很清楚,七十年的技术代差,足以让整个学科的根基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贸然学习,只会事倍功半。

她在公共终端前坐下,调取了AI系主任的一门公开课视频。她要先听一听,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学者,是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的,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范式又是什么。

一个小时后,她对当前的学科轮廓有了大致了解。接着,她输入了那个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词——“AI专业核心课程入学资格筛选测试”。

很快,一份历年测试的模式分析报告被她找到。

她一目十行地扫过,紧绷的神经缓缓松弛下来。测试的核心,不是考察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储备量,而是会现场给出一个全新的、完全虚构的AI模型,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分析其逻辑漏洞,并提出优化方案。

这几乎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考题。抛开那些日新月异的应用技术,回归到底层逻辑的辨析与构建——这是她作为一名架构师,最擅长的领域。第一性原理,永远不会过时。

心中大石落地,她起身想找个更安静的地方,为接下来的信息吸收做准备。

图书馆的高层阅览区,静谧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。就在这里,云思窈看到了一个被众人环绕的女生。

她坐在一张独立的阅览桌前,身姿挺拔,气质清冷如月。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披在肩后,露出一张轮廓分明、毫无瑕疵的侧脸。她的面前,悬浮着一个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光影,无数节点和数据链交织,瑰丽而深奥。她的手指在空中优雅而高速地舞动,对模型进行着调试。

周围的学生都离她很远,带着一种敬畏又不敢打扰的眼神,小声地窃窃私语。

“是冷星月学神……”

“开学才两天,她就已经开始跑这种级别的模型了,太可怕了。”

“听说她就是这届AI专业的内定第一。”

那些议论清晰地传入云思窈耳中。她看着那个名叫冷星月的女孩,看着她面前那个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模型,清晰地认知到,自己即将面对的,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天才们。

七十年的时光,没有磨灭她骨子里的骄傲。此刻,一股久违的、名为斗志的火焰,在她心中悄然燃起。

她不仅要通过测试。她更要弄清楚,这七十年里,由她亲手开创的这个领域,究竟被后辈们带向了何方。

云思窈找了个角落坐下,在虚拟光屏上,开始为自己制定一个极其高效的、追赶七十年光阴的信息吸收计划。